央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记者王晶)“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亦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近日表示。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挑战与路径选择”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数十家主管部门、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梳理和总结过去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成就与实践经验,以及展望未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资料图】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3年6月28日,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联调联试列车在运行中
绿色丝绸之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许多国家选择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倡议,是对中国40多年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集成创新,是一项世界工程和世纪工程。
李向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与共建国家积极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生态环境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认为,绿色丝绸之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效和经验,并推动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进程。他谈道,中国强大的制造业降低了非洲国家的能源成本,并通过海外投资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这对“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资料图:“一带一路”十周年,中欧班列从江苏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发车
东南亚对可持续基础设施需求增长
与会专家从绿色可持续发展、投融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债务风险等多领域深入探讨了共建“一带一路”在相关可持续性问题开展的积极探索以及存在的挑战。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毛维准在研讨会上表示,可持续基建蕴含巨大的变革潜力和发展机遇,比如东南亚对可持续基础设施需求增长。
他解释称,一方面,在环境效益上,可持续基础设施有助于减少碳足迹、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这对于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达成《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还会附带可观的社会效益,“如创造绿色就业岗位、推动绿色经济增长以及消除不平等。可持续基础设施在提高经济收益上的表现尤其突出。”毛维准举例,例如,据经济学家测算,投资可再生能源每100万美元创造的就业机会是投资化石燃料的5倍,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梁林冲6月27日表示,中国愿同各方携手同行,从加强基础设施、深化规则标准、巩固人文交流3方面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并表示,下一阶段,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深耕细作,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互联互通合作,扎实推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巩固稳定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为全球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