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
献血通常用于急性大出血、创伤手术、严重贫血患者、血液疾病的患者等。献血一般分为三种:全血、血浆和成分血,全血是指直接抽出血液;血浆是指血液的清液成分,血球(就是血液中的细胞)悬浮于其中;而成分血是指抽血后再对血液进行分离,取出所需部分,然后把剩下的再输给献血者。
其实最开始人类输血是采用的动物血液,但后来有导致人类死亡的案例之后就禁用了。人类的血液用于输血是在1818年,英格兰一位妇产科医生詹姆斯·布伦戴尔,发明了一种输血仪器,并将人类的血液输给了一个垂死的病人,挽救了她的生命,之后献血行为被慢慢流传起来。
“无偿”为何变“有偿”?
为了用血安全,我国从1998年开始施行《无偿献血法》,而临床用血的收费标准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据2005年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调整公民临床用血收费标准的通知》中显示,血站制备血液的费用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如200毫升全血全国统一收费标准220元,而配血费和储血费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立。
对此,很多人表示疑惑,明明是无偿献血,为什么用血的时候却要收费?这个费用是从何而来?血液的费用主要产生于采集、分离、检测、存储、运输等方面,就好比我们现在每家使用的自来水,要经过沉淀、过滤、消毒、输送等一系列过程,而这中间产生的费用需要使用者承担,血液的费用也是如此。
血液在采集的时候为了保证献血安全,都是实施的“一人、一针、一袋”的标准,采集中所产生的费用都是由血站来承担的,其中包含了针具、专用采血袋(是一种为了保证细胞的活性特质的袋子)、采血设备、化验设备等费用。
其次,血液在采集之后会根据不同血型进行分类,然后送往血液中心进行分离、检验、储存三个步骤后才能使用,在这些过程中都会。分离就是把血液里的成分单独分离出来,比如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成分,达到“一血多用”的目的。
检验就是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型、乙肝、丙肝、艾滋、梅毒、转氨酶、血红蛋白等项目的检测,检验合格的血液才能发往临床使用,不合格的血液会被送到废血库,经过审批后会被作废。
另外,合格的血液还需要放在血液保存库中进行储存,而且每一种血液成分储存的条件和温度都不同需要分开储存。比如悬浮红细胞需要维持在2-10℃的环境,能保存35天;血浆需要维持在-20℃以下的环境,能保存1年;血小板需要维持在20~24 ℃的环境中震荡保存,最多能储存5天。
所以,用血时所产生的费用都是对血液处理的费用,并不是用来牟利,此前2009年时,中国输血协会就曾对全国93家血站的血液进行过成本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血液通过采集、检验、储存等流程后的成本为每200毫升全血为211.29元,这里面还不包含人工费用,这也就是为何献血时“无偿”,用血变“有偿”的原因。
关于献血的误区
误区一:献血对身体有危害,容易贫血或染传染病?
据2017年我国的献血数据来看,平均每100个人只有1人献血,之所以献血率较低是因为有不少人都认为献血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或者会染上疾病。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针对人们对献血的意愿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83.8%的人对无偿献血的信任度不足;48.2%的人担心献血会感染疾病;还有37.6%的人担心影响身体健康。
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对于献血的误解,我国针对献血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采血时所用的针具、血袋等都是一次性的,并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因为他们也要确保血液的安全性。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而且献血前还会对你的身体做体检,只有确保健康了才能参与献血,一个50公斤重的成年人的血量约在4000毫升左右,按照标准献血400毫升的话,也只占身体总血量的10%,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误区二:献血后,喝鸡汤补血
有不少人在献血后会选择一些食材来补身体,比如喝鸡汤、排骨汤等等,但实际上,这些“补血汤”根本就没有用。血液的产生和体内蛋白质、铁、叶酸的含量有关,而鸡汤里面的脂肪含量比较高,对血液的补充没有什么作用,如果摄入过多还可能会使血脂升高。
其实血液本身就有比较强的新陈代谢能力,献血反而会刺激人体内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也就是说,身体可以自行恢复的,正常饮食就行,正常人体献血后约7-10天就可以完全恢复。
为什么要无偿献血?
其实我国在施行《无偿献血法》之前,有的献血是可以得到报酬的,就像我们之前说的“试药人”一样,通过试药来得到相应的报酬。不过这种会对血液带来相应的安全隐患,有些个体供血者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进行频繁献血,或出现隐瞒病史等情况,造成血液的质量下降,安全性也受影响。
而无偿献血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种安全隐患,也降低了传播疾病的风险。而且献血是一种救助行为,相当于在“挽救生命”,同时献血也是体现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真正地了解到献血的重要,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