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你身边总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当年分数比你低的人,学校比你差的人,活着活着反而混得更好。
这是为什么呢?
(资料图)
大概率,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特点——家境较好,信息渠道多。
毕竟,高考也只能做到相对公平,全国范围内看,除了教育资源和地区之间分数肉眼可见的不平等外,每个考生家庭的眼界和信息渠道,差距也不小。
这可以说是一种隐性的不公平。
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和家长们,面对上百种陌生的专业,一头雾水。他们搞不清楚,这些个冰冷的专业名字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很多时候,只能凭着字面意思理解。
比如,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什么金融、财经和管理类的专业就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们的名字都跟赚钱和管人有关啊;
选新闻学的,大概会是以为能像当年焦点访谈的记者(注意,是“当年”)那样一身正气,揭露黑暗,发出各种“灵魂拷问”,或者成为美美哒主持人,光鲜地坐在镜头前,万人瞩目;
法学方向的,那更厉害了,将来肯定没人敢惹。
生物领域的?未来那是妥妥的科学家啊....
然后...大部分人的报志愿时的理想和毕业后的现实,可能都是比较一言难尽的。
某种程度上说,有了张雪峰这类大众真正能接触到的“专家”的存在,至少可以帮助到那些没有那么多背景、没有那么多信息渠道的人,从而做到考分利益最大化。
我当年考研的时候,也报过他的辅导班(图便宜报的是视频录像的那种,并非面授),听起来,张雪峰的说话风格确实十分“非主流”,有时候言语过于激烈,甚至感觉特别皮。但换个角度看,他讲的内容,都是很枯燥却又很关键的东西,张雪峰这样类似于“脱口秀”一般的辅导课程,除了提升自己的人气,更可以缓解焦虑,活跃气氛。个人觉得,没啥太大毛病。
当一个“段子手”老师,也没什么不好的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读书是为了学手艺和本领,提升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只要不是特别背离个人兴趣,以就业和吃上饭为标准来选专业,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理想和情怀真的没法当饭吃啊。
那么,有人会问了,既然如此,大学里为什么还非要开设的诸多“不容易吃上饭”的专业呢?
首先,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事实上,咱们普通人眼中的一些“天坑专业”、“不实用”的专业,很多都属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意义重大,不可舍弃。
这些看起来“不实用”的专业,在一流大学或者某些专门领域的科研院所,也都有相应的对接模式。学生在自己的圈子,可以考研考博,然后以做学术为生来吃饭,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是很一般的学校,也开设了某些本校并不擅长也不出名的专业,那就很不好说了。比如,一个理工类的二本高校,非要设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欧洲艺术史的硕士点。
可想而知,这样的硕士出来就业或者考博,如果家里没有强大的人脉关系的话,很可能会经历一段心酸岁月。
那么,为啥很多高校非要开设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学科呢?
因为学校它自己也有需求啊。
上级考察高校的评估体系标准,一大重点就是“学科建设”,以及学校的综合发展水平。
学科多了,能申请到的财政拨款自然也就更多了,专家教授们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他们鼓捣出来的科研立项和论文又能进一步带动学校的排名....
更何况,就业压力这么大,别说高考,就算是上了大学,很多本科生还都在玩命考研,硕士老命要读博,博士留站做博士后,就是为了缓一缓再进入社会。
为了安抚如此庞大且越来越“卷”的考生群体,本科、研究生都在扩招。而扩招必然需要设置更多的专业。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看起来“不太实用”的专业,工科类的二本学校,也研究起了“艺术史”。
此外,除了上面讲的这些,让人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一些“天坑专业”,也曾是当年的大热门,甚至是捞金专业。
但因为报的人太多,搞得非常卷,结果就“天坑”了。
典型的,就是法学类。比如我本科的时候,隔壁宿舍女生找了个我们学校法学专业的研究生男朋友。这大哥从大四到研三,一直在死磕司法考试,每次都以几分之差悲惨落榜。最终,女方家长认为他“不出息”,棒打了鸳鸯。
不过,更多的还是——时代变了,很多专业的设置早已跟不上社会和市场的变化。
这个,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
我本科读的是一所省内高校新闻学专业。而且新闻学还是我们学校里排名很靠前的学科,在全国都有点点名气。
到了大三,以就业为导向,新闻专业还进行了分班分专业的操作——具体分成了新闻学(纸媒)、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编辑出版这四个子专业。
照说,这通“贴心”的安排,就业应该不赖吧。
很遗憾,时代变了。
我们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始井喷式的普及,自媒体以势不可当的劲头崛起。
这样一来,别说是什么杂志、报纸,甚至是电视,都没多少人在意了。
我在市电视台实习的时候,就特别有体会。别看主持人们描眉画眼,穿的挺体面,但除了老人外,2008年后新进的人不是劳务派遣身份,就是挂靠在“xx同步传媒公司”名下,几乎就等于是临时工,更别谈什么事业编、铁饭碗了。
而且,工作量还极大——采编播一体,自己找线索、写稿,自己播。演播时还要精神高度集中,出错就扣钱,念错字还算小事儿,最大的麻烦是一定要把控好时间,保证按时播出广告——哪怕少念一句新闻词,也不可耽误播放金主爸爸的广告!
最终,我去了国外工作,回国后果断跨专业考研,考上了一所国安部直属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还没学费,好歹赶上了公费硕士的末班车。
如今,我在高校教军事理论课。而我本科新闻系的同学,甚至是学长们,大多也都没干新闻老本行。
曾经立志做著名美女主持人,为了防晒大夏天把自己包成“阿富汗夫妇”的班长,考上了老家的选调生。目前是一位不修边幅,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小镇大集上的基层干部。
那个被迫抛弃法学研究生男友的女孩,考研失败后直接嫁给了冀中某乡镇企业家的儿子,几乎没上过班。
另外考上新闻学研究生的也有不少。其中的几位曾经靠家人努力或者自己的本领,顺利进入了一些正规的报社和媒体,但没过几年,大部分都遭遇了单位变黄,甚至解散,过的都不算很舒心。
这个,我所在的冀东重工业城市非常明显。曾经一度,这里是企业办社会的典型,各大国企央企,都曾拥有引以为傲的自办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等。
然后,时代变了,别说再吸纳新人,连老人都无处安放,只能靠不顾颜面的拉广告来勉强维持。
特别让人唏嘘的是,有一次,我莫名其妙被拉进了一个代写代发论文的群里。里面的一个管理员不停地忽悠——老师们,论文课题安排几篇吧,大促八折,我们诚信经营,知网可查!
经过我和其他同学的辨认,这位孜孜不倦地介绍代写代发业务的管理员,应该就是我新闻专业的一个大学学长,学习极为出色,后来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再后来,就是这次碰到他了....
当然,也不是说新闻就那么坑,这也分学校,分人,不可一叶障目。但根据我的经历,张雪峰那个“80%的新闻传播学生,在毕业后是没办法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的说法,并不算很夸张。
甚至,连专门发文批评他的高校专家,他自己举的新闻类学生成功就业的例子,也不是毕业后搞新闻的。
总结一下就是,
有些“坑”,是高校好大喜功,互相攀比挖的“坑”。
有些“坑”,是走的人太多了,过于饱和,踩出来的“坑”。
有些坑,是时代变了,留下的坑。
对于很多苦于“天坑专业”很难找到理想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咱们现在流行的是,号召他们赶紧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尊严。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很多大学生、研究生都去流水线上打螺丝、骑着小电驴送外卖了,这不是直接抢了那些原本学历不高的体力劳动者的饭碗了吗?你让他们以什么谋生?难道底层体力劳动市场,就没有饱和的那一天吗?
很明显,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出在产业模式方面,目前,我们能提供的中高端岗位,远低于劳动力目前的受教育程度。
这么一来,没办法,只能博士干硕士的活,硕士干本科的活,本科毕业的脱去“孔乙己的长衫”去“灵活就业”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