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提起死亡大家都会有一种由衷的恐惧感,而死人也是让人害怕的点,那么为什么会害怕死人呢,一起了解下具体原因吧。
被雅典公民判为死刑的苏格拉底,有很多次生的机会,却慨然就死。当时年届七十的苏格拉底,也许是对死亡理解最早、最为深刻的哲人。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类似于以下两种状态:
一种是死了就像是无梦的睡眠。苏格拉底说,死亡就是睡着之后不做梦,一路睡将下去有什么不好呢?这是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真人无梦的另一种诠释。庄子提到古代的真人,用了八个字“其寝不梦,其觉无忧”描述(见《庄子·大宗师》),认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后没烦恼"是真人的境界。
另一种是人的灵魂在身体死了之后,就像是从身体的狱中释放了出来,真正得到解放和解脱,不再有什么烦恼。这和佛学对于灵魂与肉身的观点几乎相同。苏格拉底说:“我死了之后,灵魂就可以真正地自由寻找,去找到那些古代伟大的智者,跟他们一起继续聊天、继续对话,探讨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真理。”
近代西方人对死亡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督教的观点,另一种就是蒙田的观点。那蒙田是如何面对死亡的呢?
蒙田在《随笔集》中承认,自己长期以来都害怕死亡,并为此所苦,即使在生命最健壮的时候,也常常想到死亡的可怕。他心里深受死亡必然来到、人生必然消逝的思想的威胁,甚至被他描述为"几乎使我瘫痪"。蒙田从他所熟知的古代哲学家的思想里寻找出路,初步的结论是:人必须学习与死亡观念共生。他相信哲学可以让人学会如何不害怕死亡,起初他在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43 B.C.)“从事哲学思考,就是学习如何死亡”中找到了力量。
蒙田早期对于死亡的观点深受斯多葛学派的影响,指出不用害怕死亡,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也是最自然的事。他说:“你的死亡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那是你存在于世的条件,是你的一个部分。”提出“死亡是生命的目标”的观点。
蒙田采用塞内卡(Seneca,3 B.C.-65 A.D.)的建议,认为经常不停地想着死亡,是克服对死亡恐惧最好的方法。熟悉的东西不会让人害怕,要练习对死亡的熟悉。同时要练习舍弃一切,对任何事情都不要看得太重。接受死亡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才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也才能摆脱束缚与奴役。
但是蒙田逐渐又认为,准备死亡的心态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人不可能一直活在警惕之中,只以这种方式摆脱死亡念头的压力,反而会让自己受制于这样的念头。“关注死亡,使生活成为困扰;但是,关注生活,使死亡成为困扰。”
1580年之后,蒙田在对死亡的观念开始有了转变。他观察到平常一般人对死亡的态度,使他大为震撼。他说:“人们直接面对死亡,并没有特别担心,就算他们知道自己当天晚上或明天可能死掉,他们照样显示平静的面容,好像他们与死亡已经和解,明白这个普遍而无法避免的事件是必然来到的。”他在1595年版的《随笔集》加了一段话,“哲学叫我们常把死亡放在眼前,要预先看到它,在它来到之前反省它,并且给我们一些规则,让这样的思想不至于伤害我们;但是,只要我们真正知道如何生活,就不用再学习如何去死了。”即先知道活,不用太担心死的问题。
“死亡其实就是生命的结束,而不是生命的目标;是生命的终结、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不是我们需要针对的重要的对象。”蒙田最初觉得人生有期限,害怕失去;后来发现正因为人生有期限,人生才有它自己内在的价值。如果生命没有期限,人可以一直活下去,人生反而没有任何追求。最后蒙田把人生当作礼物,按照人的本性所允许的范围,尽量活得充实和快乐。
那死亡为什么让人害怕呢?在介绍蒙田的思想之后,台湾当代哲学家傅佩荣老师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人害怕死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害怕死亡之前的痛苦。我们都曾见过,生病和接近死亡的人,尤其是生病,那种痛苦是很让人印象深刻,让人看了就容易产生恐惧。我们害怕的是死亡之前的痛苦。当然,也不见得每一个人都会遭遇到一样的痛苦,或者每一个人对痛苦可能有不一样的一种态度。但是,这种可能发生的预期让人对死亡产生畏惧心理。
(2)有信仰的人害怕死亡之后的报应。这一点很多时候不被提及,但客观存在。目前世界上各大宗教对于死亡之后的报应主要就两种:一种是轮回,另一种是审判。讲轮回,说明你还有下一次的机会;讲审判,就一次定了,将来如何已经决定。这两种宗教信仰给人带来的对死亡的态度是不太一样的。对于死后报应的害怕,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如果真的害怕不好的报应,现在及以后都应该虔诚地走人生的正路。
(3)对于死亡之后虚无的一种恐惧。事实上,对虚无的恐惧是可以化解的。很多哲学家受苏格拉底的启发,很容易理解死亡之后就结束了,如罗素就说:“死亡就像江河入大海一样。”另外,傅佩荣的老师方东美先生病危时的两句诗:“我自空中来,还向空中去。”可谓真个堪破死亡。出生前和死亡后都是空,生前没有我们,死后也没有我们。
(4)死亡之后,各种"我们"的关系崩解令我们害怕。我们这一生建构的许许多多的“我们”这样的关系,死亡之后就会消失,“我们”所组成的一切关系,将消失和瓦解。
傅老师讲了四个比喻有助于我们理解死亡。
(1)人生就好像赴宴,死亡代表宴会的结束。我们已经用过餐了,该让座了,让给别人来使用。
(2)人生好像在一个舞台的表演,死亡代表表演已经结束,那就请演员潇洒地下台吧!“乾坤一剧场,生命一场戏”,演完就潇洒地谢幕下台。
(3)“人生如旅行”,我们是过客,不是归人。一开始就了解旅行的意义,比较容易理解死亡的含义。
(4)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人生是一个修炼和修行的过程。或是基督徒,背上十字架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或是像佛教认为众生皆苦,要由智慧得到解脱。把人生当作修炼和修行,可以更好地理解死亡。
“死亡像太阳一样,你不可能直接看清楚它,只能从侧面看,眯着眼睛看。”没有人可以直接了解过死亡,即使是那些劫后重生、历经了死亡的人。朋友们,你对死亡又是什么观点呢?